第三十四章 红了!-《疫地记者的77天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要是房间里面有厨房,我自己都能做出一桌满汉全席来。”陈小平说这话不算是吹牛,他从小下厨,上大学时还专门报了厨艺班,考出了厨师证。

    没来湖汉之前,平时每周只上一次夜班,夜班结束后都能休息一两天,他除了跟朋友出去爬山,就是在厨房里折腾。

    “等回去了,要是有机会,你可以尝尝我的手艺,不是我吹,吃过我饭的人没有一个不夸的!”

    郭安安笑着答应了,原本还以为今天会听到很多在病房里很辛苦的话,没想到这反倒成了她今日份欢乐的源泉。

    “我的嘴可是很挑的,到时候说不定还要给你来场点评呢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,我早就看过你的美食专栏了,就盼着有机会请你吃上一次呢!”郭小平在宾馆搜索郭安安的报道,几乎把她入行以后所写的,能在网上看到的文章全都读了个遍。

    这七年的时间里,郭安安做过民生、社会报道,也做过行业记者,甚至还专门策划了寻找舌尖上的鲁味专栏,几乎尝遍了本省的美食,对于吃也很有一套自己的见解。

    “咱们一个会做,一个会吃,真的是绝佳搭档了!”陈小平一颗想做菜的心被憋了好多天,早就蠢蠢欲动了,只可惜条件不允许……

    两个小吃货打开了话匣子,聊了好一会关于鲁菜的话题后,郭安安终于把话题拉回了今天的主题:“等回去我们慢慢交流这些,今天咱们还是先聊聊你的主业吧。”

    陈小平哈哈一笑:“没问题,不过先说好,你以后可一定得去尝我的菜,我都记到小本本上了。”

    不想当厨师的打油诗人不是好医生,郭安安欣然答应。

    一旦回到主业上,不管陈小平再怎样乐观,也掩不住话题的沉重。

    “说实话,我每次进隔离病房之前,都觉得自己是在闯关,按了开始键,就只能一直往前冲。那些重症病人都面临着呼吸困难的问题,听他们说话都会很费劲。我主管的一位老大爷,好几次都跟我说:‘算了,别给我治了,我都一把年纪了,还是给国家省点钱吧!’有好几次,他都想偷偷扯掉输液管,幸好被我们及时发现。我很庆幸自己能遇到这样的病人,所以更想尽自己的全力把他们医治好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也有很难过的时候,刚进病房没几天,我曾经四小时送走了四个病人,病情恶化得特别快,把所有的措施都用上,也根本救不回来,那个时候实在太痛苦了。我还见过一位病人,明明情况已经好转,可第二天再去时,人已经没了……”

    陈小平尽力用最平静的语气来叙述这些事,可郭安安还是感觉一阵心酸,可以想象在看到一个个病人抢救无效时,这些医护人员是多么的绝望和无力,他们在病房内承受了太多平常人不能想象的压力!

    郭安安本想安慰几句,话到嘴边,却总觉得干瘪,索性举着手机,静静听陈小平继续讲下去。

    “现在我身边好多同事都开始常备安眠药了,到了夜里都睡不着!护士们平时是4个小时一班,大夫6个小时一班,5组人轮流往下推,平时作息时间是完全打乱的,他们很多时候明明很困,却睡不着。虽然我在很累的时候倒头就能睡着,不过也睡不踏实,经常睡着睡着突然醒来,就怕睡过头!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