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道之花-《天道不归一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同样的钟声九响,却是苍茫悠远,肃杀悲凉。
    山海之外,瀛洲之上。
    路遥一行驻足,感受着钟声的回荡。
    或许是错觉,那后发而至的钟声,有种莫名的熟悉之感。
    微风轻动,面纱吹拂,司藤难得出声。
    “传说,人间有两口钟。说是钟,实则是铃。”
    “一颗悬在女娲的手腕,一颗挂在昆仑山神的脖颈。”
    玉墟昆仑是太一帝君的后花园,但在路遥看来,整个天下人间亦如是。
    那三尊守山仙神,守的是山,看的是人间。
    滞留人间的阳神,不愿介入纷争,追求自在逍遥。
    可仙门历练重启,头顶悬上了玉墟的剑,一切皆成了枉然。
    昆仑钟响,路遥并不放在心上。
    可那娲皇钟的音波,始终回荡在心中。
    同样的,秘境闭关的苏心月和九凤,也一前一后睁开了眼睛。
    对她们而言,那两轮钟响并无不同,都是那么讨厌。
    世人说龙谈凤,多是尊崇和敬仰。
    可她们知道,龙也好,凤也罢,都是神明花园中的异兽,只是餐桌上的食物,出行的坐骑而已。
    天地虽大,却是樊笼。
    是神明的园林,也是猎场。
    因此生灵选择逆天修行,追寻自由,向往超脱。
    但在路遥看来,这是可悲的,也是可怜的。
    人间生灵如禽畜,有得圈养,有的散养。
    凡俗生灵不能修行,缺乏了灵性,如圈养的禽兽食之无味。
    而修行路上的生灵则不同,他们野性难驯,采纳天地灵性,味道无疑更加鲜美。
    伴随着钟声阵阵,人间一切都在改变。
    羽山大祭已经完成,夏族后裔匍匐在地,跪拜羽山。
    命运的齿轮转动,羽山烟云四起。
    一收一放间,如呼如吸。
    君山范氏,是养龙人刘氏后裔,源自帝子丹朱。
    而禹王能从舜帝手中夺得人间权柄,养龙人功不可没。
    因此,范氏之主范遥,成了羽山大祭的观礼者之一。
    人不可貌相,范遥只是一身皮囊。
    皮囊之下,是一道从七星龙渊逃出的龙魂,复苏重生的龙傲天。
    那道从烟云中走出的身影,让他嗅出了同族的味道。
    传说,禹王诞生于其父躯体,是一条黄龙得道。
    那么,这道从历史中走来的身影,应该就是曾王霸四海权动八荒的禹王了。
    虬龙生角,禹王再度临世,已然成就了真龙,天之子。
    双目隔空相望,神念隐秘交流。
    片刻后,禹王收回目光。
    “都起来吧,说一说这人间。”
    当年,禹王自封羽山之后,人间沧海桑田,经历了时代的更迭变迁。
    而颠覆大夏仙朝的,正是当年辅佐禹王治水,定鼎人间的功臣。
    其中最出名的,当属周祖姬弃,商祖子契,掌刑典的皋陶,以及东夷鸟族的伯翳。
    这四人,曾是舜帝重华的贤臣。
    子契后裔颠覆了大夏仙朝,建立了大商。
    周祖后裔灭商立周,夺得了九鼎,有了大周仙朝。
    而皋陶和伯翳,并没有参与人间权柄的争夺。他们一个下落不明,一个远赴海外,到了少昊之国。
    伯翳通鸟语,驯鸟兽,辅佐大禹治水有功,舜帝赐封赢姓。
    少昊之国的大族赢氏,便是伯翳的后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