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9章 亲明三臣-《崇祯之军火大明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通传李倧?让他来义州?”遏必隆惊问。
    “这不废话么。不让他来义州,难道还让本王去汉阳见他?”豪格理所当然,“本王舟车劳顿半个月,一步路都不想走了。”
    “恐怕李倧不肯,或者不敢来啊!”
    豪格怒目:“他若不来,本王就废了他,另立国王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三天后。
    汉阳。
    李倧看着大清摄政王的王令,心中怒不可遏。
    自从他与西人党人发动宫廷政变,推翻伯父光海君,继承王位以来,朝鲜境内一直内忧外患不断。
    内部各种叛乱或阴谋层出不穷,外部经历了“丁卯胡乱”和“丙子胡乱”,迫使朝鲜臣服大清,国内亲明大臣锐减。
    甚至,李倧的所有皇子,朝中勋贵和主要大臣的子孙,都被俘虏到盛京为人质。
    李倧整日在心惊胆战中度过,没有一天安宁日子。
    一个月前,遏必隆、图尔格突然带着大军进入义州,吓得他大惊失色,只以为清国要更换国王。
    好在清军只说到义州暂避风雪,要求供给粮草和棉衣。
    李倧放下心来,几乎掏空国库,拿出来数万石粮草和万件棉衣,小心翼翼的运往义州。
    才刚刚消停了一短时间,大清的摄政王又亲临义州,还诏令他去觐见,这就有些侮辱人的意味了。
    “他又不是大清皇帝,凭什么让孤王去朝见!难不成,还要我当着文武的面,对一个摄政王三拜九叩?”
    金自点拱手:“王上,不可意气用事,想来摄政王只是舟车劳顿不愿远行而已。”
    金自点因参与李倧夺权而入仕,封洛兴君。在丙子胡乱时为都元帅,贻误军机,并惨败于兔山,战后被流放珍岛。
    四年前在李倧的庇护下复归朝堂,并在近几年三次出使清朝,是十足的亲清派。为朝鲜人不齿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