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2章 弄巧成拙-《汉道天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对了,袁敏的兄长袁徽今天刚到行在。”刘协笑笑。“不过他不会治水。”
    ——
    袁徽很郁闷。
    高柔为他设宴,又请了几个兖豫籍的人来为他接风洗尘。酒很醇美,菜也很精致,让离乡多年的他感受到了家乡的味道,非常开心。
    但开心的只是口腹,其他的都谈不上。
    席间,他刚提起士燮,就被人怼了几句,说士燮既无乱世争雄之才,又无识时辨务之明,自以为远在交州,天子无力顾及,就想学赵佗割据一方,如今落得这个局面,实在是罪有应得,自作自受。
    他读了那么多书,全白读了。别说不如刘表,连袁术都不如。
    袁术还知道大势所趋,及时向朝廷称臣呢。
    你想学赵佗就能学?也不想想赵佗那是什么形势,岭南初定,人心未附,秦朝二世而亡,大汉初立,无暇顾及南方,这一系列的条件结合在一起,才给了赵佗割据的机会。
    如今岭南作为大汉的疆域四百年,中原王朝也不是暴秦,而是中兴的大汉,天子圣明,兵精将勇,怎么可能让你割据一方。
    这种人,食古不化,罪有应得。
    袁徽被怼得无言以对。
    这些话虽然都是评论士燮的,却像一个个耳光,都打在袁徽的脸上。
    士燮有那样的想法,离不开他们这些中原士人的支持。正是大量中原士人的依附,让士燮有了不切实际的想法,觉得自己可以在岭南建一个小中华。
    席间,袁徽还听到一个消息,他的弟弟袁敏治水有功,可能要封侯了。
    这让袁徽的心情更加复杂。
    袁敏能封侯,他当然高兴。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这也意味着中原的形势与他想象的大相径庭。他不仅错了,而且错得很离谱。
    袁敏从小就对经学不感兴趣,只有武艺和治水上下功夫。曾几何时,家中父老都觉得袁敏不会有什么大出息,家族的希望都在他袁徽的身上。
    如今袁敏要封侯了,他却还在为能不能被赦免而奔波。
    席后,袁徽随高柔回到住处。
    第(2/3)页